舒伯特 Schubert

 

即兴曲 Op.142

 

《即兴曲》 Op.142 的第一曲可分成两大部份,一开始出现的美妙旋律带出第一部份,这里有可以和贝多芬、巴赫互见高下的内声部风格和最动人的节奏感,被人戏称为“不断地打铁”的持续同音反复的风格在此己经有高明的表现。然而一转成第二部份,在复杂的左手琶音单纯伴奏下,右手在高音部和低音部跳跃奏出旋律线的对话;淡淡的诗意是这乐段的主要风格,和前一乐段的热情奔旋形成充满张力的感人乐念。

第二曲中,舒伯特一开始先使用接近小步舞曲的速度和气质来表现,中段一转而成为诙谐式的快板,从左手传来的节奏感(在三拍子中只点出两拍的音符)和作品 90 的第二曲非常类似,但大家可以听出,同样是右手快速音符的流泻,只是在这首曲子中加入了中音域的内声部(这是舒伯特后期作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而且在大小调间跳跃式的连续转调,结果乐风是那么完全不同的迷人。

第三曲是变奏曲式,对舒伯特这个技巧拙劣的“天才”作曲家而言,他从来没办法从变奏的技巧本身给人满足,这是我们欣赏他的技巧面所要注意的。若论如何让一个旋律的发展和变奏能拥有最多旋律本身的美感,那无论如何贝多芬是永远比不上舒伯特的旋律天才的;但论变奏技巧,舒伯特简直像小孩子一样浅薄可笑(虽然比鳟鱼五重奏进步了一点)。但是论及我们应该最重视的精神感受时,虽然仍以贝多芬该作品为上乘,但那是因为心境的不同而无关技巧或旋律,也就是严格来说,舒伯特这作品仍过度伤于情绪的过度描绘,他要一直到 D.946 、 D.951 、 D.959 、 D.960 中,才真正表现出最越越的成就。

第四曲,总觉得和德彪西的《黑娃娃之舞》似曾相识。这首曲子的节奏非常辛辣,重音的特殊放置也造成旋律惊悸的律动。此外,装饰音适时的调味,急速三十二分之一音符(大约是)的一瞬流泻起伏,一下子就深深吸引我们的情感投入。这种手法后来在 D.946 的第一曲发展部同样造成最深切的倾诉。动人的第一乐段后,以不停止流动的快速音符和一再反复的强烈和弦节奏产生一段过门,然后产生另一种辛辣的节奏。同时,装饰风的音符不断缠绕在主旋律上,这时我们特别有体会这乐曲的三大特点:特殊情趣的节奏,装饰音符的调味和不时流泻的快速音符。而且这些特点是互为宾主的:在第一乐段中节奏是主,装饰音是宾,而快速音符只是一瞬的重心;而这里的第二乐段同时有以快速音为主的过门和以装饰音为主的主旋律,这是否是舒伯特精心的安排结构呢?曲风越趋热烈,慢慢的有些迟缓,回到第一乐段,由于装饰音符使用的更为华丽,曲风比起乐曲开始更为热烈了,但却也如第二乐段般水泉冷涩而声声绵延,这里是一段非常幽美的倾诉,说明了相同的节奏要素却可以在舒伯特的乐思下表现最多的风情。结尾在不安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