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 Saint-Saens

 

g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Op.22

 

圣桑的五首钢琴协奏曲堪称是法国浪漫派音乐的瑰宝,圣桑自己是一位钢琴神童出身的作曲家,所以这五首钢琴协奏曲虽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风格呈现,却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点,那就是作曲者不断在其中寻求钢琴演奏家与管弦乐团平衡的表现,既要使钢琴手获得超技的满足与挑战,又要使管弦乐团拥有如同交响诗一般的气势。

g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Op.22 ,作于 1868 年,为安东·鲁宾斯坦而作,该年 5 月 13 日由安东·鲁宾斯坦首演。共 3 个乐章:

1 .持续的行板, g 小调,速度钢琴有幻想化的序奏,主部为奏鸣曲式,亦由钢琴先表情丰富地呈示第一主题,反复后进入经过部,再由钢琴呈示降 B 大调第二主题。短短的呈示部小结尾后进入发展部,钢琴奏华丽、优美的分散和弦。达高潮后,乐队再现第一主题,大提琴以上弦乐加以突出,钢琴以第一主题与经过部材料作华彩,省略第二主题而直接作小结尾再现,最后回想导入部而结束。

2 .小行板,自由变奏曲式, 6/8 拍,一开始呈示出浪漫可爱的主题,之后以浪漫性的情感任由幻想的进行发展,把它作成即兴的变奏。第一变奏中的和弦还是保持着主题原有的状态,在内声部与低音部加上新的动态;第二变奏则变得稍稍自由。是将主题放于中声部开始,在这里导入以新的音型,并以此作为这一变奏的中心动机,后半段出现以主题为基础的新性格的旋律。第二变奏之后,是主题的又一次出现,结尾音乐像是依依不舍的仍旧留有主题的踪影。

3 .谐谑曲, g 小调, 3/4 拍,三部曲式,极为快速而明晰地。乐章开始时的和弦导入的 4 小节,是这个乐章的核心,提示了这个乐章的性格。中间部分是以切分音为主,虽然是以降 E 大调开始,但与第一段的对比性较为薄弱。最后是第一段的再现。

4 .急板回旋曲, g 小调,在引子之后钢琴有力地呈示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也由钢琴呈示。呈示部结束后,下面的发展部先由第一主题发展,再第二主题构成华丽的发展。再现部按原型,最后是长大的华彩。最后速度越来越快地将全曲做华丽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