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狂想曲于 1934 年创作,亦是拉赫曼尼诺夫最后一首为钢琴及交响乐团所写的作品,而它也是所有受到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启发所创作的曲子中,最重要的一首作品。这首狂想曲共有二十四个变奏,无疑是为纪念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而采用的编号方式。而乐曲真正的主题,则一直要到前奏及第一变奏弹完后,才由小提琴拉出。其后的变奏则让钢琴及交响乐团展现了闪闪发亮的光采。拉赫曼尼诺夫对所谓魔鬼的意念,可从第八及第九变奏中清楚感受到 ; 尤其在第十四个变奏,充满骑兵风格的乐段,让人明显感觉浪漫乐派钢琴协奏曲的特色。而第十八个变奏则是拉赫曼尼诺夫最有名的一段旋律,充满渴望、依恋之情。最后的变奏则逐次展现乐曲的张力,它所达到的境界,可能连帕格尼尼都会有点喘不过气来。而最后微带歉意的结尾,一定会让帕格尼尼有轻松愉悦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