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 Poulenc

 

即兴曲( 15 首)

 

普朗克为钢琴而作的即兴曲,第一至第六号完成于 1932 年, 1933 年出版,编为第一集,第七至第十二编为第二集,之后又创作了 3 首,共 15 首。这 15 首分别是:

1. b 小调,富有节奏的急板,献给罗恩·玛丽亚维夫人。三段体,以快速分解和弦片断连接为肢体的第一段、升 f 小调圣咏曲风格的第二段及两者交替呈现变形的第三段组成。

2. 降 A 大调,十分生动地,献给路易·迪费。民歌式歌调在较高阴郁,稳定的和声给人以田园曲风格修饰,以 C 音上的大三和弦终止。

3. b 小调,极冷淡的急板,献给曼梭。其中有在《母鹿》、《晨歌》中典型的普朗克独特旋律,乐句两端全音阶,活泼的气氛与忧郁的感伤交替。

4. 降 A 大调,热情如火的急板,献给波佩兰。以普朗克为钢琴而作的《 3 首小品》中的《托卡塔》中的第一主题的曲趣为基础。降 A 大调的第一段转为 A 大调, a 小调的第二段转为降 D 调,第三段一旦回到降 A 大调,旋律从中声部奏出,上声部的细致反复音交织呈示。

5. a 小调,不慢的中板,献给奥里克,由半音阶急速降落的旋律,与反弹的答句组成,中间部移至升 f 小调,立即又再现,半音阶进入低音域后形成全音阶。

6. 降 B 大调,尽全速呈现,献给菲利尔,古典节奏形态的一种回旋曲,在主题进行中,频频使用转调,自降 E 大调起呈现主题,再以降 E 大调而结束,中间有 2 个插句。

7. C 大调,不慢的中板,三段体,作于 1933 年,献给著名诗人诺埃悠伯爵夫人。古典风格小奏鸣曲第一乐章般的趣味始,中段以 c 小调始,从降 D 大调到降 a 小调,然后再现部引进拿波里新旋律。

8. a 小调,急板,冷淡而嘲讽地,献给奥里克与娜拉,作于 1934 年,有人推测,此曲边线的是奥里克与娜拉的对话。采用 A-B-B'-A' 结构。 A 为半音阶下行旋律,在 e 小调全终止后, B 以全音阶形态由 c 小调始,连接 3 个片断,于 d 小调经 A 段片断终止。 B' 是 B 段经降 G 大调,扩大小结尾而发展至主调属音, A' 的半音阶性转变成上行音型。

9. D 大调,尽可能快,利落而明晰地,作于 1934 年,献给多尔尼。以 D 大调开始,主题不断地转调,然后新的旋律从降 B 大调开始转入降 D 大调,发展至 C 大调。开头主题再现后,以主和弦的上行分解和弦音型为主干的旋律在 D 大调呈示,形成昂扬的曲势,在转调后转向终结。

10. F 大调,不拖沓的中板,作于 1934 年,献给勒洛莱。右手在奇数小节奏上行半音阶,偶数小节下行全音阶。中段旋律与伴奏具跳跃感,然后回到主调 F 大调,音阶式旋律加入跳跃性,下行音阶下行至低音域而告终。

11. g 小调,十分生动地,作于 1941 年,献给德凡寇尔。以徐缓的半音阶下行音型为骨干,左手八分音符断奏为之伴奏。

12. 降 E 大调,标题为《舒伯特赞》,作于 1941 年,献给菲莱尔。一拍子圆舞曲速度,以舒伯特四手联弹曲中圆舞曲形式作成 A1-A2-B-A3 结构, A1 为引子, A2 是 A1 加一小结尾, A3 为尾声。

13. a 小调,悠闲的小快板,作于 1958 年,献给兰比奥特夫人。略带感伤风格,亦可称作普朗克的无词歌。

14. 降 D 大调,小快板,作于 1958 年,献给好友耶尔,庄严、宁静的感觉。

15. C 大调,作于 1959 年,献给密友歌手皮亚夫,极快速地,标题为《皮亚夫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