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奏鸣曲在钢琴曲目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之一,也是李斯特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这首曲子之前和之后,他都没有能够把想象力和大结构结合的这么好。有意思的是,他把这首献给舒曼,舒曼把自己的一首最重要的作品 [ 幻想曲 ] 献给了李斯特。瓦格纳在听了李斯特一位学生 Klindworth 弹了这首奏鸣曲之后,写了封信给李斯特:“这首奏鸣曲的美超越所有信仰,伟大,博爱,深刻,高尚,就象您一样。”
在这首曲子之前的奏鸣曲都有乐章之分,一般是 3 乐章,中间有间歇。但是李的奏鸣曲独创连续不停顿的单乐章体裁,但有段落之分。另外一个创造影响了许多作曲家,包括瓦革纳直至 20 世纪,就是他的主题变换 ------ 同样的主题变换出不同性格,情绪,和氛围。比如,他可以用同样一些音制造出雄伟的,抒情的,暴风雨般的,激动的,沉思的,等等各种不同性格主题。其实这两个独创受了舒伯特和勃辽兹的影响,只是无任何人象李斯特那样把两者结合得那么完美。
这是李斯特唯一一首钢琴奏鸣曲, b 小调,作于 1854 年。这部作品献给舒曼,当时舒曼献给李斯特一部《 C 大调幻想曲》,李斯特以这部作品作为回献,这部作品 1857 年 1 月 22 日在柏林由李斯特长女柯西玛的丈夫毕罗在柏林首演,它是一部单乐章奏鸣曲,共包括三个部分:
1. 呈示部,构成这个乐章主题的是最慢板,接着是有力的快板,第二主题是威风凛凛的节奏。
2. 发展部,第二主题呈示后,有一段颤音引导的温柔花奏,然后达成高潮,高潮平静后进入发展部的核心。这个核心是持续的行板,有梦幻一般的新主题,带出绵绵的情绪。
3. 再现部,再现部也再现发展部出现的抒情性旋律,最后以最慢板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