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 Liszt

 

帕格尼尼练习曲

 

《帕格尼尼练习曲》,共六首,写于 1838 年,题献给舒曼的夫人,杰出的钢琴家克拉拉。帕格尼尼是将小提琴的技能发展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小提琴家,人们形容他在小提琴上做到了只有魔鬼才能做到的事。他直接影响了肖邦和李斯特对钢琴艺术的开拓。李斯特将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五首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回旋曲主题,改编为钢琴练习曲,由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正是“门当户对”。

原名为《取自帕格尼尼随想曲的华丽练习曲,帕格尼尼卓越技巧练习曲》。 1840 年由布莱特科布出版社出版。 1851 年经修订再版名为《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Grands Etudes de Paganini ) S.141 , R.3b. 呈现给 R. 舒曼的夫人克拉拉。这套练习曲显示了作曲家卓越的钢琴技巧,成为后世钢琴高级班学生必修的教材。全曲共六首。

第一首: g 小调,序奏为行板, 4/4 拍子基本部分为不太慢的行板, 3/4 拍子,根据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中之第五、六号改编而成。

第二首:降 E 大调,行板, 4/4 拍子,根据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中之第十七号改编而成。

第三首:《钟》:升 g 小调,小快板, 6/8 拍子,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终曲“模仿钟声的回旋曲”改编而成;起初李斯特创作了一首单独的乐曲,称为《钟声大练习曲》;约于 1834 年由米凯蒂( mechetti )在维也纳出版;以后李斯特经过删改将其编入这套六首的练习曲集。小提琴的技巧在这里被李斯特转化为更加出神入化的钢琴技巧,它给轻盈活泼的主题作了一系列的变奏,演奏技术足以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音响使人联想到帕格尼尼的琴弓在不同琴弦上魔幻般的跳跃。此外还有同音上的轮指,单手带旋律的颤音,长串的伴音截止到高潮段的连续八度和左手大跳的八度……时至今日,此曲仍是李斯特诸多钢琴作品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第四首: E 大调,活泼生动地 2/4 拍子,是《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第一号的移入。

第五首、《狩猎》: E 大调,小快板, 2/4 拍子,根据《二十四首随想曲》中之第九号改编成。

第六首: a 小调,近似于急板, 2/4 拍子,变奏曲,主题选自《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最后一首 a 小调 , 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都曾经用相同的主题写下不朽的名作。也是最能体现出李斯特魔鬼般琴技的作品之一。